春光

皮埃尔-奥古斯特·考特(Pierre Auguste Cot,1837年至1883年)是法国“学院派”或“新古典派”艺术的著名画家。他从师于几个著名画家,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W·布格罗。考特以自己的出色作品而成为19世纪世界艺术界里最杰出艺术家之一。他的代表性作品是《暴风雨》和《春光》。这两幅作品,是全世界所有有些规模的博物馆都梦寐以求获得收藏的作品。

考特的《春光》完成于1873年。如果说,《暴风雨》是考特成为世界经典艺术家的代表作的话,那么,《春光》就是他进入世界经典艺术家行列的成名之作。《暴风雨》和《春光》成了难以分离的“姊妹作品”,展现着19世纪的巴黎和它的美术艺术成就。《春光》在巴黎造成的轰动效应是难以用文字重现的。一百多年以来,特别让无数的人对这幅作品痴迷衷情的,不仅仅是它令人心颤的美感,还有它的传奇经历,而那个传奇经历的大部分内容至今还是个谜。
1873年,考特《春光》跟他的老师的作品《人兽与仙女》一同展出后,两幅作品即成为社会公认的巴黎市的美术代表,成为19世纪欧洲新古典主义美术和美学的代表作。随后,在收藏家约翰·沃尔夫的姐姐的强烈推荐建议下,沃尔夫购买了《春光》和《野兽与仙女》。1882年,《春光》转手、到了美国纽约的一位收藏家手里;1903年开始,租给当地郊区一家小型博物馆展出。1938年,租赁完成回归所有人后,《春光》突然消失了,谁也不知道这幅作品到了什么地方和到了谁的手里。“寻找《春光》”成了欧美艺术界和收藏界的一大侦探课题,《春光》下落也成了欧美报刊媒体经常探讨和记者们闻声即动的一个问题;自然,一些投机商人试图以假冒品赚钱,《春光》鉴定也成了一个不菲生意。
40多年后,1980年的一个傍晚,一位训练有素和专长19世纪欧美美术历史的美国收藏家F·罗斯先生,接到了他的业务女友琼·梅凯尔曼从纽约打的电话。电话里,琼操着明显带有竭力控制的颤抖声音,恳切要求罗斯务必赶紧到她那里一趟。
琼在纽约新租的房子还没整修粉刷。罗斯跟着琼,在手电筒的灯光下,走到地下室。在一片昏暗和尘土中,曾震动了整个世界的《春光》静静地躺在一堆废墟上。罗斯仔细观察后,确认这是原作。他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,几乎跳到嗓门了,可他故作镇静地说:“这是冒牌货。”
凭着多年相处的经验,琼知道,罗斯确认了那是原作。“我需要一笔快钱,”她说,“照常规,我给许多收藏拍卖店打电话,请他们来看看和讨论价格,可他们没一个相信我。假《春光》太多了,真《春光》再现也没人相信了。我只好麻烦你了。你要立即做个决定,因为,那些拍卖店可能会很快觉悟过来,那时候,事情就不是我能完全作主了。”
他们讨价还价后,以45,000美元成交,《春光》到了罗斯先生的手里。那个时候,市场上以假乱真的《春光》已经炒到了30万美元;有些收藏家标价300万美元购买真品。罗斯和琼商定,除了秘密通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外,暂不公开任何消息。
1985年,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搞到了考特的《暴风雨》,随后即安排了展出,成了纽约市的一大荣耀。1995年,博物馆正式向罗斯提出租赁《春光》、让它跟《暴风雨》团圆、“姊妹作品”一同展出。罗斯同意了,以几乎免费的条件让大都会博物馆把《春光》和《暴风雨》挂在一起展出,并允许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观众复印《春光》,收入全部归属该博物馆。
1996年,考特两作品问世百年后,《春光》和《暴风雨》终于以“姊妹作品”的姿态,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再现于世。欧美世界再次被震动了,好象两幅作品刚刚出世的时候造成的震动一样。当时,欧美主要报刊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。纽约时报以当地主要报刊的自豪口气发表述评,说:有前后半个多世纪失踪历史的《春光》,终于在我们纽约再现了;大都会博物馆管理部门说,这是他们建馆以来少有的最激动时刻之一。可是,除了琼·梅凯尔曼把《春光》转手给F·罗斯先生之外,这幅作品在几十年里的失踪经历、还有琼和罗斯到底是如何找到了它,我们报界是一无所知,两位发现者也是坚持闭口不言。
约一年后,展出合同结束,罗斯先生把《春光》取回。无论市场上开什么价,他就是执意不卖。“《春光》是无价之宝,”罗斯说,“我不希望它再次成为某个收藏家会客厅里的装饰品,不希望它再次失踪。我宁可穷困,也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免费欣赏这幅表现了人类艺术创造力的《春光》。我绝不会把它卖掉。”
多年后的今天,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还挂着《暴风雨》;没了它的姊妹《春光》、《暴风雨》显得孤零零的。博物馆留下的文字似乎是在含着热泪回忆一段灿烂辉煌的姊妹团聚:“这里曾展出过《春光》,原版复印价格是每张$21.95美元。现在,我们不能为您做《春光》复印服务了。” — 别的世界名作展后撤走,那博物馆就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字。

 

暴风雨

皮埃尔-奥古斯特·考特(Pierre Auguste Cot,1837年至1883年)是法国“学院派”或“新古典派”艺术的著名画家。他从师于几个著名画家,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W·布格罗。考特以自己的出色作品而成为19世纪世界艺术界里最杰出艺术家之一。他的代表性作品是《暴风雨》和《春光》。这两幅作品,是全世界所有有些规模的博物馆都梦寐以求获得收藏的作品。
许多评论家说,考特的作品《暴风雨》取材于古希腊浪漫小说《达夫尼斯和克洛伊》(Daphnis and Chloe)。该作品的大概情节是:达夫尼斯是个富贵之家的男孩子,克洛伊是个穷苦人家的女孩子。因不测风云,幼儿时候,他们的父母把他们搞丢了;捡到了他们的农夫家庭收养了他们,大自然成了达夫尼斯和克洛伊的新家,牧羊短笛乐曲成了他们彼此召唤和心灵共鸣的神音。随着年龄增长,达夫尼斯和克洛伊的童年之爱发展为男女性爱。他们决定结婚。可是,又找到了他们的父母都不同意,嫌对方与自己的背景差别太大。在一个暴风雨之夜,达夫尼斯和克洛伊为爱情自由而逃跑了,到深山老林里、自己举办了婚礼。可是,他们不知道性生活,就是彼此为对方的裸体之美而痴迷的时候,也一直保持着童贞而不想为性欲而伤害对方。爱神下凡,告诉他们裸体性欲是自然之美、告诉他们彼此真诚相爱的性欲不是伤害而是幸福,教会了他们如何过幸福的夫妻性生活;同时,那些爱神扮装成凡人,说服了双方父母、说明了自由幸福比家庭背景更重要。在爱神的启发帮助下,双方父母都同意了孩子们的婚事;达夫尼斯和克洛伊回到抚养了他们的农夫家里,举办了庄重而朴实的婚礼,从此承担起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。

 

欣赏了上述两张图片之后,是不是太养眼了,提高一下自己的艺术水平吧,反正我觉得如果早点看到这幅画,我拍的艺术照婚纱照会更好看,😄

世界名画欣赏500幅,欣赏直达。

或者手机下载“世界名画欣赏”APP,来欣赏名画吧,上面有详细的解说。

陶冶艺术情操。

 

【1】
# 让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 #

艺术,是一种很美的载体,可以由内而外的改变孩子的一生。而看名画,是接触艺术最近的方式,孩子看到每一张名画的颜色和笔触,都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。通过名画认识艺术,通过艺术改变自己,让孩子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得到一种幸福感。教室适合教书,而博物馆更适合育人!

 

【2】

# 让孩子吸收艺术知识的营养 #
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,故事可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。数千年的艺术史,是一个艺术故事的宝库。每一张世界名画的背后,都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。看完丢勒的《母亲》,让孩子更懂得母爱的伟大;看完梵高的《向日葵》,让孩子更懂得生命的艰辛和坚韧,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孩子一个小小道理,让孩子体会知识的营养。

 

【3】

# 提高孩子的审美水平 #
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:“中国的美盲多于文盲,尽管很多人有很高的学识,但他是美盲,没有欣赏美的能力。要提高美感,就需要有更多展示美的博物馆和美术馆。美术的责任就是提高审美。”世界名画展示的美是多角度的,画面的美,颜色的美,构图的美,背后故事的美等等。没有什么能比看世界名画,更能提高孩子的审美了。

 

【4】
# 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#
世界名画之所以美,除了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外,还包含了艺术家创作名画时的思维和想法,艺术家把自己的想象力渗透到名画当中。当孩子,看到名画时,画面的颜色,会激起孩子的积极性,这个颜色叫什么?画面的理性构图,会锻炼孩子的右脑发育,为什么有的物体大,有的物体小?画面里的人物,孩子会对其产生好奇感,这个人物是谁?孩子对画面的所有好奇,都会焕发起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。

 

【5】
# 看名画,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#
每个孩子的眼睛,都是一面镜子。世界名画里的所有东西,都会折射到孩子的眼睛里。特别是拿起画笔,坐在地上临摹名画的时候,孩子会不断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,然后表达出来。那种观察能力和表现,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。

 

【6】
# 开阔孩子的视野,让孩子长见识 #
现在孩子的童年,基本大同小异。上学、写作业、玩手机、玩具等等,这些让孩子的童年生活五颜六色。如果再加上艺术的熏陶,多看看世界名画,感受艺术的魅力,孩子的童年一定会丰富多彩。孩子的童年不应该只有语数外,还应该有艺术世界的陪伴。

 

【7】

# 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好奇心 #
天真无邪,活泼可爱,聪明好奇是孩子的天性。上课写作业,下课写作业,连法定节假日也要写作业。在这样的环境压力下,孩子对世界原有的好奇心和和探索欲,也会慢慢被抹去。看世界名画,临摹世界名画,是孩子保持活泼卡爱,保护探索欲的润滑剂。

 

【8】
# 从名画中,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#
想象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,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。保持孩子的想象力,尤其重要。在世界名画中,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。看名画的同时,也要让孩子动手画一画,手脑并用,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解放。

 

【9】
# 艺术的“起跑线”,孩子不能“落伍” #
逛艺术展览,看世界名画,学基础绘画,越来越成为儿童教育的潮流,也是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方式。德、智、体、美综合素质的提高,让孩子全面发展,健康成长,是未来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。就像马爸爸所说:“不让孩子去体验,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,我可以保证,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。”孩子的未来,在艺术的“起跑线”上,不能掉队。